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践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科学理念,2025 年 5 月 9 日下午,民建黄浦区委第 23 支部组织 15 名会员前往上海炮台湾国家湿地公园,开展了以 “同心护湿地・聚力向未来” 为主题的研修活动。在这片承载着百年军事历史的要塞遗址与生态修复典范的土地上,会员们开启了一场融合红色文化与绿色发展理念的精神探索之旅,历史与现代在这里碰撞交融,为新时代的使命担当注入了强劲动力。
会员们穿行于3公里生态廊道,指尖抚过经人工驯化的盐沼植物,触摸这片土地从“工业伤疤”到“生态翡翠”的涅槃密码。望远镜里珍稀候鸟舒展的羽翼,与远处万吨巨轮的剪影,在潮汐涨落间构成现代文明与自然生态的奇妙和弦。长江口春潮拍岸,微风拂过,潮声依旧。会员们行至长江观景台,但见芦苇摇曳、白鹭翩跹,与对岸宝山现代化城区构成震撼的时代画卷。

驻足曾见证鸦片战争烽火的古炮台旁,支部会员轻抚冰凉的铸铁炮身,触摸斑驳的浮雕石刻,仿佛穿透时光触摸到1842年陈化成将军血染战袍的壮烈。当年抵御外侮的隆隆炮响,化作今日讲解员讲述中激荡的热血篇章。会员们凝视着锈迹斑斑的炮弹陈列柜,那些蚀刻着时光沟壑的战争遗骸宛若铁血丹心的见证者,透过玻璃展柜,将“宁碎头颅,不退寸土”的斑驳铭文逐字摩挲诵读,潮湿的江风穿堂而过,裹挟着历史深处的金戈之音,在每个人心头撞响绵延百年的叩问。

转过历史烽烟弥漫的炮台,步入矿坑花园,眼前的景象令人震撼:曾经堆积如山的钢渣废料,经匠心雕琢竟化作层叠错落的台地花海,锈红色的矿渣步道在鸢尾花丛中蜿蜒。有会员指着嵌在岩壁间的钢渣标本说道,“这里每寸土壤都沉淀着工业记忆,现在却滋养出40余种濒危植物,正是 ‘人不负青山'的生动注脚。”动态监测屏上跳跃的碳汇数据,让老师们眼眸发亮,每一克土壤的重生,都在重塑城市发展的价值标尺。

归途满载星河奔涌,会员们回望暮色中屹立的古炮台。此次教育活动既有历史烽烟中的精神洗礼,又有绿水青山间的思想启迪。支部会员将把“炮台精神”转化为守护三尺讲台的生动实践,让初心如灯塔长明,使命似春潮不息。
【供稿:民建黄浦区委第23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