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迭代、产业应用深度拓展的战略机遇期,为响应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同时备战 “星光杯” 人工智能职业技能竞赛,我校依托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精心组建 AI 训练师集训队伍。此次集训以构建 “理论 - 实践 - 创新” 三位一体培养体系为目标,聚焦机器学习、数据工程等核心领域,在攻克知识壁垒、突破技术瓶颈、优化团队协作的过程中,全面提升学员的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探索出一条具有本校特色的 AI 人才培育路径。

2025 年寒假前夕,我校十余位学员前往北校区开展为期三日的集训。集训伊始,面对体量庞大的学术资料,学员群体普遍呈现认知困惑状态,亟待明确人工智能训练师的核心知识体系与专业技能架构。在此背景下,刘丹老师采用循序渐进的培养策略,指导学员从基础理论模块切入,通过问题导向式学习模式,学员以典型案例与实践习题为载体,开展多轮次研讨与实操训练,逐步构建起完整的学科知识图谱。在此过程中,学员不仅深化了对人工智能训练领域理论架构的理解,更明晰了职业发展路径与能力要求,为后续实践环节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集训尾声阶段,学员完成了基础开发工具与专业软件的安装部署及基础应用训练,顺利实现从理论认知向实践操作的过渡。寒假期间,集训进入理论与实操深度融合阶段。面对数据标注、模型调优等实际操作任务,学员们初显应用能力不足的问题。白天训练积累的疑惑,在晚间线上课程答疑中一一化解。
然而,在集训接近尾声时,突如其来的消息打破了原有的平静 —— 新的赛制规则发布,一大批非信艺系的优秀同学因规则限制无奈退出集训。这一变动不仅让团队氛围陷入低沉,也打乱了原本的训练节奏。但困境中也孕育着新的机遇,24 级优秀学弟学妹们获得了更大的展示舞台,他们迅速补位,与老成员们携手,在指导教师刘丹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深入理解理论与实践的衔接要点,通过反复练习,顺利完成从理论认知到实践应用的跨越,初步掌握了 AI 训练师工作的基本流程与技能要点。
2 月至 3 月底,24 级新生全面融入集训队伍。经历赛制变动的老成员们,在巩固自身知识体系的同时,主动承担起经验分享的重任。在与学弟学妹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大家既要应对新成员带来的教学挑战,又要调整自身学习节奏。他们结合自身学习经验,对错题进行分类,总结常见问题,不仅有效提升了自身理论能力,还在交流中掌握了更高效的知识整理技巧,形成了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
自 4 月起,三位正式参赛选手们进入赛前冲刺强化阶段。为在 “星光杯” 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学员们将核心理论知识整理成册,进行系统性梳理与强化记忆。同时,借助智能题库系统开展每日专项训练,通过设置限时模拟测试,严格按照比赛要求进行答题,着重提升解题速度与正确率。训练过程中,高强度的学习任务和对比赛结果的期待,让部分学员出现焦虑情绪。针对这一情况,团队通过调整训练计划等方式,帮助缓解压力。针对错题,学员们建立详细分析档案,结合知识薄弱点制定个性化提升方案。此外,定期开展的团队模拟赛,帮助大家提前适应比赛节奏,培养稳定的应考。

自5月起,三位正式参赛选手进入赛前冲刺强化阶段。每天清晨,选手们都会准时相聚,开展一场简短却高效的会议。在会议中,大家围绕前一天的学习成果与遇到的难题展开讨论,结合当前的学习进度,共同明确当天的学习小目标。例如,有的同学在数据处理的代码方面较为薄弱,便将 “熟练掌握几个代码,并能在实际案例中准确运用” 作为当日目标;有的同学在对测试集训练集有些混淆,就把提高实操成绩为努力方向。调整心态,全方位提升综合竞技水平。
此次 AI 训练师集训,学校各级部门通力协作,调动各种资源支持项目组,指导教师刘丹和学员们在重重困难中共同磨砺成长,不仅在专业能力上实现突破,更在学习方法和团队协作方面收获颇丰。另外1052201的班主任:魏强,3162301的班主任:邢骁男,3152201的班主任:金云鹤,3072401班的班主任:项俊,3052402的班主任:俞文杰,3052401班的班主任:黄欢,在此次大赛中积极组织学生,为学生进行心理调适,给与我们人工智能训练师项目以极大地支持。相信在即将到来的 “星光杯” 赛事中,这支历经风雨的队伍定能绽放光彩,以扎实的专业素养和坚韧不拔的态度,书写属于他们的辉煌篇章。
【撰稿:315220108孙涵悦 307240101唐靖知 305240217 袁夏凡 指导教师:刘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