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公里的初心之旅(二)

学校“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党性教育专题培训实录

发布时间:2018-07-15 发布者:行政办公室

  为进一步深入感受革命先辈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学校第一批培训班的党员同志们在班主任的带领下迫不及待地参观了杨家岭革命旧址、枣园革命旧址、陕甘宁边区政府旧址、参议会旧址、西北局革命旧址、延安学习书院等地。脚踏结实的黄土,行走在老一辈革命家们曾经居住过的窑洞前,闻着艳阳高照下高原泥土的气息,听着讲解员令人身临其境的讲述,对“延安精神”的一种敬意与向往油然而生。

重温入党誓词,不忘入党初心

  当年毛泽东出席了在枣园后沟的西山脚下举行的张思德烈士追悼大会,亲笔题写挽词并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重要讲话。如今,我校全体党员同志跨越时空,在张思德同志雕像前郑重宣誓,诵读经典名篇《为人民服务》,亲身感悟中国共产党根本宗旨的由来和深刻含义,进一步坚定党员理想信念。同日,全体党员还观看了红色舞台剧《延安保育院》,舞台剧情景逼真、故事感人,令同志们频频落泪。

学习交流研讨,提炼培训感悟

  学有所思,思有所悟,在参观了众多革命纪念旧址后,各小组结合在校开展的红色读本学习活动与培训班目前组织的参观学习情况,以分组讨论的形式展开学习交流研讨。同时,参加此次培训班的学校领导、中层干部、支部书记召开了延安主题学习实践会议,就如何传承“延安精神”,更好贯彻落实学校下学期工作计划;营造学校质量文化氛围和树立教职工规范意识;构建贯通培养工作的全校协作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聆听文艺讲座,感受延安文化

  在延安大学的报告厅内,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延安大学文学院院长、《路遥传》作者梁向阳教授向全体党员同志做了题为“路遥与《平凡的世界》”的精彩讲座,赠送路遥书籍,并带领大家参观延安大学校史陈列馆以及路遥纪念馆。在纪念馆,党员们通过详细了解路遥先生苦难的人生历程和他毕生追求的文学使命,深刻领会了路遥“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的精神内涵。

学习交流有感

  行政第一党支部:“延安精神”是鲜活的,它凝结为时代进步的动力。作为教师党员,我们首先要在思想上与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其次要勤于学习,坚持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学理论、学经验、学方法。在交流红色经典书籍读后感时,我们感受到书中传递的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使我们以一个全新的角度,更加全面地认识了理想和信念。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更应当把自己的理想在教学工作实际中坚持用心干事、用情干事,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

  行政第二党支部:“延安精神”的内涵非常丰富,全心全意为人服务,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更令人欣喜的是,“延安精神”正在新时代继续发扬光大。延安时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理论和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成果,在新时代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陕北大地孕育了陕北人民宽容、坚毅的品格,也是我此行的重要收获。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理解更加深刻,意志更加坚定!

  基础教学党支部:毛主席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生活条件的简陋,革命斗争的艰辛,挽救民族于危难的担当。《延安保育院》中舍弃自己的孩子,拯救别人的孩子,这已超越中国传统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的推己及人的关爱情怀;阅读《毛泽东选集》,我们对不要限于狭隘的经验论感触颇深,信息化的时代,快餐化的文化使人们容易走入断章取义,片面化、表面化的误区中,我们缺乏耐心去研究,调查客观事实。我们更应扎根于事实,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总结经验,取得进步。

  教辅党支部:通过对“延安精神”的理解和提炼,更多的体现出的是一种工作中勇于担当的骆驼精神,就是我们广大党员身上所体现出那种忠诚、坚韧和无私的“骆驼精神”。忠诚于党的伟大事业,意志坚定、奋勇向前,在困难面前不退缩、不松动,忘我工作,尽职尽责,把“延安精神”发扬付诸于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中。

  财信教学党支部:在学习中才能成长,作为一群奋斗在第一线的人民教师,加强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加强教育教学方法学习,做一名终身学习型教师。坚持思考和学习、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更新储备知识、摸索教学方法,学习并能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手段。借用习总书记的一句话作为总结,“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人民教师尤其应当如此。

  交通路校区综合党支部:在这片黄土地上,走出了两位领导人,我们来到革命圣地学习“延安精神”,就是为了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党员干部队伍夯实基础;“唯有初衷不改,方能脚步不停。真抓才能攻坚克能,实干才能梦想成真。”《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教会了我们一名优秀共产党员该如何矢志不渝的坚持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交通路校区教师党支部:习近平作为知青到延安插队落户时年仅16岁,对社会、对民族、对世界等的认识也处于成长阶段,但经过七年的岁月,他便快速成长为优秀的大队书记,领导乡亲艰苦奋斗,发展经济,并最终走到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岗位,是什么因素促在他的成长,在《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里给出了答案,就是通过与最基层百姓的朝夕相处,使得很小年纪的他,为自己明确了身份,找到了归属,融入黄土地,融入到人民中,与人民群众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因此这个时段就成为他发展的崭新起点。

“延安精神” 无处不在

  在多日的行程中涌现出不少好人好事,例如:纪委书记陈震同志时长搀扶着坚持带病(骨折康复期)参加培训班的党员;工作组组长林蔚,组员胡宾,以及戴宗琳、宋东平、陆佳琪、王巍嵘等同志轮流陪同突发不适的党员看病挂盐水;男党员们在每场学习讨论后将桌椅复原的身影时长出现在眼前;负责摄影的王正宇同志与负责摄像的周寅同志在参与培训的同时兼顾宣传记录工作,消耗着多倍的体力。同志经常党员们的言行举止时刻体现出此行的学习成果。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