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6日,我校与上海市珠算心算协会携手接待了来自爱尔兰科克大学孔子学院的校长及教师团一行15人,通过文化讲解、技艺展演与互动实践,共同探索非遗珠算的智慧密码,书写跨文化教育合作的生动篇章。

校长致辞:以珠为媒,共话教育初心
活动伊始,我校杨菁校长用英文发表欢迎辞。她表示,珠算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更是启迪逻辑思维、培养专注力的教育载体。今天与爱尔兰校长教师团队交流,既是一次文化的交流,也是对“知行合一”理念的深化践行,希望双方通过非遗珠算架起合作交流的桥梁。

文化溯源:解码算盘中的千年智慧
在珠算文化专题讲解环节,上海市少儿珠心算进修学校副校长郭建文从广为人知的清明上河图引出珠算的悠久历史,带领中爱师生共同领略珠算的文化魅力和历史脉络。同时还讲解了算盘的部件结构及珠算基础知识,让爱尔兰的教师团了解“小”算盘中的“大”智慧。

技艺展演:少年指尖跃动千年韵律
理论讲解后,我校学生以精湛技艺呈现珠算文化的现代活力。清荷学子的“打百子”绝技惊艳全场——在2分钟内完成连续加减运算,清脆的落珠声与精准的节奏配合,展现“脑手共振”的传统技艺精髓。从小练就“童子功”的小学生们则挑战三位数“珠心算”听算加减法,选手们凭借超强的心算功底,在听完电脑报数后快速写出结果,其敏捷思维赢得爱尔兰教师团热烈的掌声。

互动实践:跨文化协作的创新尝试
活动高潮环节,中爱师生携手完成“算盘拼装挑战”。在我校学生志愿者指导下,爱尔兰教师们尝试进行了简单的珠算加减法练习,算盘与梁清脆的碰撞声撞出教育创新的思维火花。

文化纽带:非遗珠算的魅力传承
此次与爱尔兰的交流活动不仅是一次技艺切磋,更是中西方文化对话的生动实践。新时代,我们更应该主动传承非遗珠算,积极弘扬中华文化。通过举办国际交流活动,推动珠算文化的国际传播,让古老的东方智慧在AI时代以创新姿态展现在世界舞台。

【撰稿:0572401 潘箬瑶 指导老师:财会教学部 顾非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