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酬勤钻科研,厚积薄发出硕果

访我校寒假期间“家班”的财会人

发布时间:2018-03-01 发布者:行政办公室

  近期,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印发了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等10个专业教学标准(修订稿)。新《标准》的实施为我校会计专业未来提升发展提供了契机,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成为我校财会教学部的首要任务,同时,需要教师们围绕《标准》实施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研究。在寒假期间,财会教学部里就涌现出这么一群“家班”人,他们开启了别样的寒假生活,在家默默耕耘,留下感人的一幕。

居安思危,示范引领促转型

  《上海市会计专业标准》(修订稿)是由我校牵头开发,由我校原教学校长,现全国中职财经专指委副主任陈强担任开发组组长,他组织上海市洪李萍会计名师培育工作室成员及多所中职院校共同参与,我校更是派出六位教师参与其中。他们从2016年4月项目启动到2017年12月15日交稿,历时1年9个月,完成10家企业访谈、36家企业、17家中职校问卷、参加18次研讨会,撰写、修改职业能力分析、18门课程标准。它的印发和实施,是深化上海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专业和课程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一项重要工作。

  马云在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的发言:“这是一个摧毁你,却与你无关的时代;这是一个跨界打劫你,你却无力反击的时代;这是一个你醒来太慢,干脆就不用醒来的时代……。” 我们身处一个万物互联的智能时代,金税三期、会计从业资格的转型、财务机器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等“横空出世”,会计转型迫在眉睫。《上海市会计专业标准》(修订稿)正是基于这个会计时代的变迁做出强有力的“回应”——从人才培养上新增会计服务方向。从授课内容上,将会计信息化融入,改变传统课堂的纯手工记账授课,新增ERP基本知识、连锁企业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基本知识等课程。作为牵头单位的上海商业会计学校不仅派出教师数量最多,更是将会计专业教学明确了方向,教学改革的蓝图初步绘就。

务实笃行,落地实践敢为先

  财会教学部主任王莉萍、副主任王玮二位教师大力推进和贯彻落实新标准。寒假伊始,对新课标中出纳实务课程中融入信息化业务处理手段的内容,王莉萍主任组织出纳实务课改教师陆炜渊、刘舒叶、王巍嵘团队、企业团队针会计信息化课改召开学生座谈会,从“用户思维”的角度出发思考学生提出的问题,利用寒假各自在家整理后,推出一本信息化实训教材。1月30日烈烈寒风起,二位主任与陆炜渊、刘舒叶及企业团队再次就出纳实务实训教材中涉及的职业情境及信息化功能的再升级展开研讨,并拟定下一步的工作安排。

  中高职会计系列教材的研发也在寒假期间悄然开始!上海会计职教专家王芬与王莉萍主任要求《中级财务会计》教材负责人周蓓蓓、《出纳实务》教材负责人宋东平、王巍嵘、《企业成本核算》龚茹彦等教师利用寒假完成各自负责的教材、习题集和信息化平台的课程资源。她们寒假中开始收集资源、整合资源,做起了“家班”人!

凝心聚力,业精于勤修校本

  《上海市会计专业标准》(修订稿)的推出是课程改革方向的初步确立,但是与之配套的教材还未出版。财会教学部又涌现出一批肯于放弃休息的“家班”人。他们中有资深的老教师蒋培德,他负责《法务会计》的教材研发,这本教材的研发正是当今提倡的“跨界思维”的体现,是基于新课标理念下的顺应市场对新会计人才的需求,更是上海首家推出该课程的学校。他们中有对职业教育充满热情的年轻教师,如金争老师,她负责中澳国际化校本教材研发《Analyze Financial Activities》。黄静老师,她负责《管理会计》校本教材研发。他们中更有具备高级讲师、高级会计师的双师型教师,如张红军老师,她负责《企业纳税实务分项实训手册》。在他们的背后都有着一支放弃休息,在家的电脑前埋头苦干的教师团队。他们坚信通过他们的辛勤地付出会为《上海市会计专业标准》(修订稿)的落地实践添一份力,这份凝心聚力未来定能收获硕果累累!

厚积薄发,绘蓝图成就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新年的贺词中提到,“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作为我校财会教学部的一员,应将用心教学,潜心科研的“匠心”精神发扬光大!在上海商业会计学校的大舞台上我们有着“以示范性品牌专业建设为推力,以知识型、发展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建设为助力,以国际水平为前沿方向,对接产业、依托行业、服务企业、提升就业、激励创业、发展事业,建设具有国际化、信息化特色的示范性的“上海一流、全国知名”的品牌专业,为培养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知识型、发展型会计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保障。”的共同目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通过我们教学部每位教师不懈努力,未来方能厚积薄发,将这幅绘就的“蓝图”变成现实。

【撰稿 财会教学部 陆炜渊】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