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学习,在党办具体负责安排下,九月二十五日上午九点,学校中心组学习成员以及部分党支部书记、支部委员等一行11 人,在党委书记乔蔓菁同志的带领下,参观位于上海市黄浦区普育西路105号(原上海儿童福利院旧址1号楼)的上海民政博物馆。党委委员、副校长王贞同志也一起参观。
该展馆1号楼始建于1925年,是一幢具有中西合壁式的老建筑,展厅面积800平方米,分上下两层。以《以人为本以人和为目标---上海民政历史文化发展陈列》的基本陈列为内容,由序厅、历史文化、业务专题、区县民政、民政英模、民政信息总揽六大板块构成,展览运用灯箱、雕塑、模型、绘画、模拟场景、多媒体演示等多种展示手段。
序厅部分展示了由主题雕塑、照壁艺术设计、多媒体艺术背景墙和主题背景音乐组成的综合展示艺术空间。
历史文化这块主要展示了“古今民政、源远流长----民政历史足迹”,由“说古探源---古代篇(1840年前)” 、“近世印痕---近代篇(1949年前)” 、“新政启幕---现代篇(1949年---1976年)”三个单元组成,简洁勾画了从原始社会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上海地区民政发展的历史轨迹。
业务专题这块,展示了“继往开来跨越发展------民政改革历程”,由“城乡社会救助篇”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社区建设篇” 、“社会组织篇” 、“双拥优抚安置篇” 、“社会福利和老龄工作篇” 、“慈善事业篇” 、“福利彩票篇” 、“社会事务篇” 、“殡葬管理篇” 、“行政区划篇” 、“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篇” 、“统筹协调篇”等十二个民政业务专题陈列单元组成,重点展示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上海民政工作的率先第一、重点亮点、大事要事。
区(县)民政块展示了上海民政的基层,承担了大量基础性、开创性、探索性等方面的工作,上海民政的许多率先第一凝聚了区(县)民政工作者的艰辛和努力。
民政英模块主要展示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上海民政系统众多英雄模范的代表人物,有离休干部、全国道德模范、先进班组长、殡葬改革先进个人、儿童福利事业的园丁等英模代表。
民政信息总揽这块展示了民政信息查询系统,学习民政历史,了解政策法规,浏览网上博物馆及其藏品信息,链接民政局网站进行网上查询、办事。
整个展览讴歌了民政“孺子牛精神”;颂扬了关心支持上海民政事业发展、并做出重大贡献的上海社会各界人士;宣传了上海民政60多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建国60多年来,上海民政人艰苦奋斗、勇于奉献,使上海民政事业日益繁荣昌盛,为上海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讲解员的讲解下,大家认真听、仔细看,特别是对那些年代久远深深打上烙印的一些实物、图片等深有感触,这些资料的保存也是时代的变迁和沿续,也看到了一代代民政工作者为民政工作的付出和辛劳,看到了为民政工作服务的奉献精神。
通过参观和浏览,追古抚今,了解上海民政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体验民政事务的复杂繁多,民政工作的庞大宽乏,感受到广大民政工作者努力奋斗的工作干劲和精神风貌,给我们干部党员上了一堂“三严三实”的生动教育课,大家认为谋事要实,关键在于脚踏实地做好每件事、才能真心实意谋发展。
【撰稿 党办 徐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