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思想政治工作,积极推动学习型班组建设,为学校特色示范校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服务。12月18日,2015年度思政研讨会在南校区小礼堂召开,党委书记乔蔓菁、纪委书记冯梅及各支部党员、教师代表出席大会。会议由纪委书记冯梅主持。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研讨工作,本次思研会通过各党支部的组织动员,征集31篇思政论文,主题鲜明、立意新颖、紧密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和社会发展趋势,并且理论联系实际,立足学校发展,同时结合自己工作中的切身经历。
经评选,行政第一党支部和交通路校区综合支部获得优秀组织奖;石一萍老师的《浸濡班级特色文化,述说清荷成长故事》获得此次思研会一等奖;瞿晓燕老师的《关于新形势下学校转型发展的几点思考》和张春梅老师的《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提高中职生创新创业能力》获得二等奖;范荣老师的 《基于终身发展理念下的中职校--二课堂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与实践》、冯莉老师的《“互联网+”助推校园信息化建设》、刘丹老师的《浅析如何通过企业文化来培养中职生的职业精神》和朱红萍老师的《以职业能力为切入点,构建我校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体系》分获三等奖。
会上,党委书记乔蔓菁和纪委书记冯梅分别为获奖支部及个人颁奖。石一萍、瞿晓燕、张春梅、刘丹四位教师作为代表和与会人员作了思政论文及个人观点分享。纪委书记冯梅表示,几位教师代表的发言精彩纷呈,在结合学校实际工作的同时,充分融入了思想政治工作建设的内涵主旨。学校的发展与每一位教职员工息息相关,教职员工个人的成长与学校的发展也是不可分离的,我们所处在职业教育转型发展的大时代背景下,不管是学校还是教职工都应该居安思危,明白不前进就是后退的道理,只有这样学校才能不断地发展。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背景下,借着示范校建设的东风,我们的骨干教师、青年教师都立足于十三五规划,从学校的转型发展、清荷文化的构建、创新创业的现状、职业精神的培养等作了深刻的阐述。
党委书记乔蔓菁表示,本次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是在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和示范校建设的验收之时,学校的各项工作都在紧锣密鼓地推进,我们的思政工作是政治方向、思想凝聚和精神动力。本次思会共收到三十多篇论文,从校园文化到学校转型发展,从创新创业教育到职业精神培养,从志愿者活动到清荷成长故事……,从宏观到微观,从框架性思考到实践性探索,表达了我们教师对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热情和立德树人的工作责任心。
对于后示范校时期,我校思想政治工作该怎么做才是有效的?乔书记强调,一是“主要看气质”。教师应有正气、书卷气、大气、锐气、和气、才气。我们教师要努力通过学习和实践培养和修炼自己的气质,使之成为稳定的职业素质,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二是“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特色示范校建设工作的实地评估验收刚刚结束,评估专家对我们的工作是充分肯定的,当然也提出了一些整改建议。后示范校建设时期如何发挥示范作用和保持发展建设项目的运作?十二五如何总结,十三五如何开局?新的一年的内涵建设项目如何落实实施?我们真的同样“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三是“互联网+”成为一种常态思维。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讲到:“现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引领了社会生产新变革,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拓展了国家治理新领域,极大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 世界的能力。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相隔万里的人们不再“老死不相往来”。因此,我校可以以“互联网+思政工作”作为一个课题思考,如何在网络时代,从源头、过程(方法途径)、结果预期等各个环节确保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发挥作用。
由于示范校建设答辩工作,校长乔刚撰以题为《好雨知时节 润物细无声——思政是一门人文艺术》一文转达了对本次思研会的肯定与寄望。乔校长表示,欣喜地看到,我们的“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我们的教工细致入微地、年复一年地探索育人路径,我们的教工已经获取了育人的钥匙,提升了育人能力。教育的关键是“爱”,由此出发需有“育”的理念。然后才是方法等。“育”是有一个过程的,其中伴随着呵护和维护、养育和培育、引导和教导。思政是一门人文艺术,思政工作者需要不断充实和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教师要把自己育成“杂家”,兼容并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教育的功效往往来自于直接的教育之外,这是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的事业,也是值得我们一生为之奉献的事业。愿商会校的思政工作蒸蒸日上,愿商会校清荷精神代代传承。
【撰稿 党办 胡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