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3日,由上海海外联谊会指导、上海大学主办的“相聚上海 共谋发展”2025沪港澳台侨青年无人机邀请赛在上海大学宝山校区体育馆举行。我校无人机操控与维护专业23级学生徐子浩、刘洋林,24级学生沈浩、孙宇波组队参赛。作为全场唯一中职队伍,在同场竞技的上海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高校中脱颖而出,喜获第二名“银翼奖”!

科技竞技 隔空相连
本次邀请赛汇聚了来自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及华侨青年。比赛要求选手佩戴VR眼罩,操控无人机穿越障碍,团队需以最短时间和最少失误取胜。这种独特的挑战机制,不仅严苛考验选手的操控技术和应变能力,更要求团队成员间高度默契,因为无人机撞障碍甚至坠毁的风险时刻存在。
本次邀请赛不仅是一场科技盛会,更承载着深远的文化意义。沪港澳台侨青年血脉相连、文化同源,虽然地域各异,但对以科技赋能未来的追求一致,对跨越隔阂、增进友谊的期待相同。通过这场充满科技感的竞技,为沪港澳台侨青年提供了一个宝贵的交流合作平台。在激烈的比拼中,青年们提升了技能、加深了友谊,共同展现了拥抱科技、开创未来的精神。大家也更加认识到交流合作的重要性,未来也期待能与港澳台地区进一步加强联系,携手推动无人机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磨砺技艺 协同作战
本次邀请赛能取得佳绩,这背后是“清荷”学子们无数次的刻苦训练与不懈奋斗。在备战阶段,学生们投入了大量时间进行专项训练。他们从FPV无人机模拟飞行开始,熟悉操控逻辑与航线规划,随后转入实地障碍训练,针对比赛环境进行针对性精进。训练过程中,队员们经历了多次失败与挫折,如无人机碰撞、航线偏离等常见问题,但他们均能迅速调整,分析原因,持续改进操作技巧。备战不仅包含技术层面的提升,也涵盖了团队协作的磨合与心理素质的锻炼。队员们通过反复演练,优化了团队内部的沟通与配合机制,确保在团队项目中能够高效协同。同时,高强度的训练也有效提升了他们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和专注的能力。
正是通过系统化的训练、对技术难题的持续攻克以及团队间的紧密协作,清荷”学子们在赛场上展现了扎实的功底和稳定的发挥,沉着应战,最终成功突围,斩获佳绩。这体现了他们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良好的竞技状态。


校外实践 开阔视野
我校无人机“飞翼创想”学生工作室成员及数智技术教学部学生代表们一同前往参与此次邀请赛的观摩。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观赛,更是一次宝贵的社会实践与能力拓展机会。通过近距离观察比赛流程、了解前沿竞技规则、分析不同队伍的策略与技术特点,极大地开阔了专业视野。学生看到了理论知识如何在实战中应用,也意识到了自身在操作熟练度、临场应变乃至心理素质上的提升空间。这种“走出去”的实践模式,将课堂所学与真实世界紧密连接,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更在团队协作、心理调适、跨文化交流、创新思维等多个维度上促进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成长,为未来发展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

此次邀请赛中“清荷”学子的优异表现,也是我校无人机操控与维护专业教学成果的一次精彩展示。我校自2022年专业开设以来,秉持着“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将无人机操控与维护专业打造成对接产业需求、紧随技术前沿的特色专业,不仅注重学生扎实操作技能的培养,更鼓励学生关注行业动态,参与创新实践,从而为无人机技术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撰稿:数智技术教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