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27日,2023-2024学年度“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NOC)决赛在济南成功举行。在朱小燕老师和陈冠奇老师的指导下,3052201班的沈梓豪和郑琮祺2位同学组成团队,参加了AI少年工程师赛项,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荣获全国三等奖。


“清荷”学子一路披荆斩棘 勇夺全国大赛佳绩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简称NOC大赛)由教育部主办,作为教育部“白名单”赛事,NOC大赛顺应数字时代对创新人才的培养需求,旨在推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面向青少年学生普及人工智能科学,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综合素养。其中,AI少年工程师赛项需要学生通过Python编程,控制机器人完成各领域工程任务,例如航天、水利、生物、能源等。该赛项综合性强,涉及测绘工程、通信技术、机器视觉等多种模块,全方面考查学生逻辑思辨、科学创新、探索实践等综合能力。我校信艺教学部12名学生踊跃参赛,经过了激烈的市赛角逐,沈梓豪和郑琮祺2位同学脱颖而出,以市赛一等的好成绩代表上海出战国赛。



模拟AI应用场景 聚焦“创新+数智技术”能力
AI少年工程师赛项全国三等奖的佳绩,得益于学校长期注重学生数字素养和数智能力的培养,PYTHON编程课程作为数字技术应用专业群内专业的通识类专业课程旨在提高学生基础编程能力,同时以机器人社团为载体,开展定制化项目式教学、模拟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提高学生用数字技术创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基于已有的建设基础,学校将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与各专业课程有机融合的探索研究,培养更多具备“创新+数智技术”复合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满足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人才提出的新需求。
学生参赛感想
沈梓豪:
参加这次NOC比赛,我深感荣幸和兴奋。这不仅是一个展示自我、挑战自我的舞台,也是一个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在准备过程中,我深入研究了比赛规则和要求,不断磨练自己的技艺,力求在比赛中展现最佳状态。比赛当天,气氛紧张而热烈,我遇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选手,他们的才华和热情激励着我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虽然离自己理想的成绩还差了一点,仅获全国三等奖,但是通过这次经历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也让我看到了自己的潜力。
回顾整个参赛过程,我学会了如何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如何在短时间内做出最佳决策。我也意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以及持续学习和改进的必要性。这次比赛不仅锻炼了我的专业技能,也提升了我的综合素质。
展望未来,我将把这次比赛的经验作为宝贵财富,继续努力提升自己。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懈,总会在未来的道路上绽放光彩。感谢学校提供的这次机会,感谢指导老师给予的帮助,我期待着未来更好的自己。
郑琮祺:
在此次比赛中,我们团队非常荣幸可以代表我校参加AI少年工程师赛项高中组比拼,荣获全国三等奖。这次比赛不仅是对我们技术能力的检验,更是一次宝贵的学习和成长经历。
在上海市选拔赛上,我们深入研究了人工智能的相关技术,特别是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应用。我们设计并实现了一个AI视觉识别机器人,并通过不断对机器人组装的优化和对AI程序反复的调试和测试,在功能性和创新性、稳定性、实用性上尽力做到最佳,最终获得了市赛一等奖,晋级全国总决赛。
在总决赛上,我们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选手对于机器人的创意,奇思妙想共同进行了酣畅淋漓的比拼,虽然比赛过程充满挑战,但我们通过团队合作和对于现场各个赛项的不懈努力,最终取得了全国高中组三等奖。
这次比赛不仅提升了我们的技术水平,还培养了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要特别感谢学校老师们的悉心指导和支持。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争取在AI机器人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和成就。
【撰稿:信艺教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