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的力量、感悟分享”退伍学生及游学学生荣归校园

发布时间:2016-01-07 发布者:行政办公室


  

  2015年12月29日下午三点,退伍学生及游学学生宣讲会于五楼报告厅正式开始,交通路校区行政办副主任陈霞老师、学生处张玲老师及高职各班辅导员在百忙之中拨冗出席了本次活动。在主持人徐海的介绍下,三名从美国、英国和匈牙利游学归来的学生代表和七名刚从军队退伍的同学依次与大家分享了他们在外面的世界所见所闻和所想。此次活动旨在为大学生展示一种有意义的成长方式,从而树立积极向上、兼收并蓄、坚韧坚持、永不言弃的信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向榜样学习,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丰富丰厚自己,发展超越自己。

游学欧美三国,领略异域风情

  来自财会审131班的蔡晶莹同学与王庆辉、王茜等22名同学于2015年7月12日踏上了前往美国的旅途,经过20小时飞行,她到达了向往已久的热土。被纯正的美式英语发音所环绕,她感触深切。尤其是在西弗吉尼亚大学的学习,更让她受益匪浅。

  在美国大学的课堂上,所有同学都有言论自由和思维自由,各抒己见,并非是根据教科书按部就班地学习。除了课堂学习,蔡晶莹和她的朋友们还参观了白宫、林肯纪念堂和美国教会,被其庄严肃穆的气氛笼罩,感受美国人虔诚的信仰和宗教的神圣。她还提到了美国人的传统观念是任何人都应该被感谢和尊重,四方都是朋友,这也是他们当地人热情礼貌、宽容友善的原因。

  此次美国之行,蔡晶莹感受了异国风土人情,开阔了眼界,交到了朋友,即使远隔大洋,却忘不了那份情谊。

  来自财会审131班的席时超同学则为我们带来了日不落帝国——英国的人文风情。众所周知,英国是一个绅士的国度,其文化传统底蕴亦十分深厚。席时超同学这次和上海商学院其他21名同学一起,前往金斯顿大学学习。他们的老师有热爱中国文化的地道淑女英语老师Sarah Horrod、幽默的拉丁裔国际人力资源课老师Sunitha Narendram、牛津大学的国际业务管理教授Ben Laker和英国绅士金融老师John Pereira。每一位老师都各具特色,用最简单易懂的英语教会她们相关专业知识。

  他们还参观了英国著名的BBC公司,在BBC的录音间录制了一段故事;前往Fulham足球俱乐部,感受球员的激动心情,品味了沃伦庄园酒店的英式下午茶,去了大英博物馆看展览,登上千禧之轮伦敦眼一览英国景色。本次英国之行席时超可谓是收获颇丰。

  财会审131班的杨华欣同学去了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感受到了东欧风情。为期十一天的游学之行说短不短说长不长,她们聆听了布达佩斯经济学院教授的精彩授课,去了匈牙利的著名景点,领略了布达佩斯等历史文化名城的人文商务环境。整个行程紧凑而欢乐,深入领略东欧历史文化精髓。对他们而言,在匈牙利所看到的和感悟到的,想必是他们一生中最难忘的回忆,也是他们一生的财富。

两年军旅生活,用血汗拼搏出的不一样的青春

铮铮铁骨好男儿——蔡奇、谢祝、闵俊文

  两年前,这三名稚嫩的青年离开校园前往军营开始训练。当兵的两年对他们来说,每一天都是艰苦与快乐同在,付出与收获并存,紧张与活泼相随。

  部队是一个大熔炉,磨平了他们身上的各种棱角;同时它也是一所学校,教会了他们做人做事,雕刻了他们的世界观。重复枯燥的军事训练,让他们懂得了军人无私奉献的情怀,更开阔了眼界和胸怀,挫折与困难已不能阻止他们前进的脚步。

  两年军旅生活,不仅仅锻炼了他们的体魄,更重要的是磨练了他们的意志品质。它让他们学会了坚持的意义,明白了感恩那个培养、磨练他们的绿色军营,让他们懂得了珍惜那些曾经并肩作战的战友们,那是一份最真挚的感情。他们更铭记奉献牺牲精神的重要性,养兵千日用兵24小时,他们用生命捍卫忠诚,用生命服务人民。

  两年,蔡奇成为了武警战士,谢祝成为了消防战士,闵俊文更成为了总装备部第三十三试验训练基地精度鉴定站的一名士兵。他们获得过优秀士兵,也被支队给予过嘉奖,这些荣誉的背后都是付出的多少血与汗。两年的军旅生活是他们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

巾帼不让须眉——李蕾、杜丹、安喜娟

  台上的这三位女孩英姿飒爽,气宇轩昂,令人惊艳,丝毫不输男生。为了入伍,她们剪短了陪伴十年的长发,褪去了被父母捧在手掌心的娇气,踏入了令人憧憬的军营。这两年,足以将平凡无奇的石砾打磨成明艳动人的珍珠。

  李蕾同学在军营期间,话务锻炼了她听音知人的耳功,文书工作培养了她观察入微的习惯和细心周到的态度,由此善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两年时间她学习到普通课堂上学习不到的,感悟到世界上没有什么是坚持不下来的,她如凤凰涅槃般浴火重生,现在回归校园,相信她会带着这份坚韧果敢不怕吃苦的真诚,走好未来的路。

  杜丹同学同样也是话务员,在北京空军后勤部服役,负责保障首长的电话。“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把平凡的事情坚持下去就是不平凡。”这是她当兵学会的第一个道理。下连后她被分到了机关的总机班,主要负责文艺表演和首长招待,跟在领导身边锻炼了眼色,也展示了自己,学到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她说虽然后勤兵没有很多荣耀,没有太多的光环,但她仍为自己感到骄傲。是啊,只要恪尽职责遵守本分,她就是最闪耀的。

  安喜娟同学服役的部队是武警8710部队,位于福建莆田。在部队服役期间,她主要负责会议保障,曾获得过一次司令部嘉奖和一次优秀士兵。在部队,她学到了很多,懂得了很多。第一次三公里让她知道了什么叫坚持;第一次独自站夜岗让她明白了什么是思念;第一次出任务让她知道了责任的意义;晚上训练完睡觉后起床上厕所看见班长给战友盖被子知道了什么叫温暖;每当有人外出回来带的大包小包知道了什么叫分享。这点点滴滴的军旅生活细节充实着她,令她的内在变得饱满有力。

光荣入选70周年大阅兵——宋磊

  宋磊同学是一名警卫兵,隶属于31军86师。在军队的训练中,他先后获得连队嘉奖,并在退伍时评选上了优秀士兵。

  而让宋磊铭记一辈子、让学校为其骄傲的经历当属他被光荣入选阅兵方队训练并最终成功于2015年9月3日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在北京天安门的阅兵仪式上受阅。

  在此等荣耀之前是每天十几个小时的高强度训练、走二十公里的路程、流几公斤的汗水以及全程考核全程淘汰的筛选人员方式。基础训练如绑沙袋练腿功、别大头针练头型、踢腿定高定位、三分钟不眨眼练眼神、站军姿练定力……没有单兵动作的好基础,就没有方队的整齐划一。

  寒冬时双脚磨出了水泡,脓水渗透袜子却坚持训练,宋磊同学说:“我就是赤脚,也要到北京去,完成我的阅兵梦。”身体的疼痛直逼得男儿们溢出了多少泪水,嘴唇咬得渗出了血迹。但是没有一个人叫出一个苦字,没有一个人叫出一个累字。 

  阅兵不止、训练不止、考核不止、淘汰不止。小组的层层考核,并多次完成各级领导的检查指导和观摩,在5月份阅兵领导小组考核确定进京人员的时侯,宋磊凭借着这几个月的艰苦训练取得的优异成绩,再一次通过了考核,成为进京受阅队员。

  9月3日,怀着对祖国母亲的无限热爱,带着全国人民的嘱托,带着全站官兵的希望,带着家人的期望,宋磊同学走上了向全世界展示国威军威、展示中国军队文明之师、威武之师、胜利之师的大舞台“天安门”。 10:00钟声响起,仪式正式开始。当总书记乘红旗检阅车途经他们方队时,那一刻的画面令宋磊毕生难忘。从东华表到西华表一共是96米128步,用时1分06秒,每步75cm。宋磊说这96米仿佛就是他人生中走的最漫长的一段路,同时也是最扎实的一段路,因为这每一步都是充满了苦与累,夹杂着无数的汗水与泪水。

  当兵后悔两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而对这些同学来说,他们从未后悔过。退伍不褪色,他们回到学校,只是换了一个地方为祖国奉献自己的力量,相信他们会把部队优良的光荣传统延续下去,并用军人精神感染着身边的人,继续为校争光。

由衷的敬佩,向榜样学习——来自台下同学的感悟

  “我觉得他们很不容易,相比较他们在部队的血泪史,自己每天在学校舒适地上课却仍哀声抱怨,喊苦喊累,我感到很惭愧。”

  “兵哥哥和兵姐姐太帅了!刚才注意到一个细节,就是他们开始演讲前都会先向老师和观众敬礼,演讲结束后也会真诚地鞠躬。受过军队严格训练的人就是不一样,有着与寻常人不同的素质和气质,很佩服!”

  “之前军训五天我都吃不消,可这样的生活他们要以翻倍的强度坚持700多天,不敢想象!不知道如果入伍的是我,会不会也像他们一样顽强地坚持下来呢?”

  “其实并不觉得他们晚两年毕业有任何损失,相反他们收获了更多吧。这些经历会铭刻在他们的人生中,成为毕生的印记。当兵两年就是一辈子的军人了,相信他们的父母长辈都会因为有这样的子女而感到骄傲。”

  “很开心有这么优秀的学姐学长,和这样优秀的人一起学习生活,一定能学到很多!如果我们每个学生都像他们这样具备意志力和自律性,校风肯定十分优良。两年军旅生活都坚持下来了,像四级、计算机和专业课考试对他们来说肯定不是问题了。”

  “今天因为学长学姐而真真切切地领略到军人风采,他们是我们生活中最靠近的榜样,今后的大学生活我应该会时常想起他们,以他们说的话和经历的事鞭策自己,也要成为像他们一样优秀的人。”

【撰稿 交通路校区会计153班黄梓珊 指导老师 张玲 照 艺术151班沈纯忆 国商141班 金润鹏】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