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一个以五千年文明为积淀,以百余年磨难为基点,以五十余年发展为基石,多少荣辱悲欢,多少兴衰成败,成就了中国这只浴火重生的凤凰!提到中国的传统文化,自然少不了“算策”文化——珠算。
2016年4月16日,上海市学生职业体验日——“商会嘉年华”又在上海商业会计学校登陆啦!接下来,就跟随小记来到迎勋楼十楼,听一场诉说着中华传统文化的课程……
数一数,算盘的年龄
算盘的历史十分悠久,它的出生时间可以追溯到东汉末年,是徐岳创造出了算盘。原来,算盘已将近2000年高寿。人们往往把算盘的出生,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相提并论。你可知道,在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中,赵太丞家药铺柜就画有一架算盘。你可知,中国算盘项目早在2013年12月4日就正式被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算盘的年纪越来越大,已逐渐开始退出历史的舞台了,如今它也仅存在于我们的课堂中,从而学习它最基本的算法。作为中华民族继承人,民族文化的传承将在我们的手中延续……
瞧一瞧,算盘的家族
麻将算盘、八卦算盘、皇宫台式算盘、蔬菜算盘、算盘手表、象骨“龙凤戏珠”算盘、水晶算盘、景泰蓝算盘等各式各样的算盘,在PPT中一一呈现,阶梯算盘寄托着主人精打细算发大财,步步高升升大官的愿望;紫檀大算盘有780.9厘米长,181厘米高;微型算盘仅有2毫米长,宽不足1.5毫米……
小朋友们目不转睛的看着PPT上各种各样类型的算盘,来自财会教学部的金争老师问大家:“皇宫台式算盘是谁用的啊?大家猜猜看?”
同学们叽叽喳喳地抢答道:
“不是皇帝哦,皇帝可是很忙的,大家再猜猜看?”
“皇后,也不是皇后,皇后也很忙的。”
“对啦!是皇宫里的内务府的人用的。”
算盘的家族可是很大的,有可用的,有只供观赏的。如果你想更具体的了解算盘的家族的话,金老师推荐大家去南通,那里有一个算盘博物馆!
学一学,算盘的用法
算盘的形状是长方形,周围是木框,内贯直柱,俗称“档”。一般从九档至十五档,档中横以梁,梁上两珠,每珠作数五,梁下五珠,每珠作数一,运算时定位后拨珠计算,可以做加减乘除等算法。“只需掂在手中上下轻轻拨弄着珠子,一串数字马上就显现在算盘上了,清晰明了,简单方便。”金老师一边拨弄着身边的“特大号”算盘,一边耐心地教授同学们,“一上一,二上二,三上三,四上四,五去五进一,六去四进一,七去三进一,八去二进一,九去一进一。”这朗朗上口的口诀便是珠算口诀。
现如今,算盘已远离了我们的生活,逐渐被电脑和计算器所代替。但算盘,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身为炎黄子孙,我们不能将它忘却,不能让它仅存于我们的记忆中,不能让它退出历史的舞台。
来商会嘉年华吧,让我们传承中华文化,学习中国算盘!
【撰稿 清荷记者团 何逸菲 指导教师 尤海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