缤纷四月百联行 聆听交流思变革

发布时间:2016-04-20 发布者:行政办公室

  最美人间四月天!2016年4月19日下午,一个天空湛蓝到令人心旷神怡的日子,商业会计学校财会教学部相关教师兵分两路,一路是洪李萍名师工作室成员从南校区出发,一路是高职教学团队从北校区出发,相约来到了位于南京东路的百联集团财务中心。负责接待我们的是百联集团财务部的陈经理、徐经理,东方徐汇部的经理以及商业购货中心的李经理等。

  鉴于上海市中专课标修订10周年即将迎来重修之际,财会教学部王莉萍主任带着“当今企业需要什么样知识结构的会计人才”这一课题展开了此次调研活动。听百联的财务主管们讲其集团财务部的组织架构,工作内容,用人需求等,老师们就会计教学过程中最为关心的问题一一与财务专家进行交流,思考接下来学校教学的改革方向。细细思考企业财务专家们的发言,结合我校会计专业教学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点收获:

  一.人才需求的转型

  集团财务部陈经理首先从集团层面财务中心的职能讲起,通过建立会计共享中心,实行集中会计核算,各分部每周只需定期将材料送交集团,这样各分部就可以从财务会计中脱离出来。 其实,集中会计核算制度不仅百联集团实行,很多大型集团均已实行。这样势必造成大量基层会计核算人员的富余。此外,即便是采用集团集中会计核算制度,百联目前也正在积极推进ERP的建设,相信这一项目推进结束,将会释放出更多基础会计核算人员。伴随这一过程,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将更多地向既有扎实的专业基础更有专业分析能力的人员方向发展。企业对管理会计人才的需求正在悄然酝酿。

  陈经理以一名90后大专生自我学习,自我摸索为例,讲述随着财务软件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对既懂会计又懂信息人才的复合人才需求越来越迫切。此外,经常被同学们忽视的办公软件操作技能(比如PPT,Excel等)确是企业非常看重的基本功。

  另外,作为会计学生,特别是我们的中职生,在校学习专业课时,常常把老师教授的一个会计科目当作一层不变的公式,没有真正思考过期背后代表的经济意义,导致去了企业,很难做到灵活变通。

  二.课程设置的调整

  目前百联集团财务总部共有7个专业部门,分别是会计核算部,预算管理部,税收管理部,资金管理部,资产管理部,招商管理部,信息管理部。一个管理着几十亿资产的集团总部,财务部门只有73人左右,其中会计核算部门15人,税收、预算、资管部门各15人左右,资金结算10人,信息部2人。从这样的人员配置结构中,我们是否可以借鉴来重新设置我们的专业课程呢?

  除了专业核心课程以外,企业对ERP系统的重视,对精通PPT,Excel等办公软件人才的渴望,是否我们可以开设相关的专业辅助课程呢?

  三.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

  企业是离经济活动最接近的地方,经济及科技的发展又反过来要去企业会计不断去适应发展。而我们中职学校的会计专业课教学也要与时俱进。我校会计专业90年的优秀毕业生,现百联集团财务部徐经理,以做一名收银员为例,需要了解最新的各种结算方式。比如,采用信用卡方式收款时,企业如何向银行收钱?非常实际的问题,提醒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实际,不断与时俱进。

  而东方徐汇分部的经理在讲到百联集团目前面临人员结构断层现象时,说到了90后员工已渐渐成为主力军。在会计主管们的眼中,90后的职场新鲜人们(包括我们上海商业会计学校的毕业生们)常常羞于表达,不会表达。鉴于此,我们的专业课堂教学中,是否可以有更多的机会让学生来展示自己,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深化。

  整个行程紧凑而充实,离别时户外和煦的阳光照着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老师们带着满满的收获与思考踏上了回校的路。

【撰稿 财会教学部 黄静】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