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5月20日(周五),第十三届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时政大赛团体决赛在上海市工业技术学校隆重举行。本次大赛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职业素质教育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入围决赛的共有8支队伍,东道主——上海市工业技术学校最终摘得团体赛金奖。上海商业会计学校、上海市行政管理学校、上海市临港科技学校获得团体赛银奖。上海信息技术学校、上海市振华外经职业学校、沪东中华造船集团高级技工学校、上海市现代职业技术学校获得铜奖。
本次大赛由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和上海教育报刊总社主办,《当代学生》杂志社、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研究会等承办。团体决赛请到上海市职教专家、德育专家、知名媒体人组成嘉宾团,评委由资深专家担任,上海市教委职教处处长劳晓芸对大赛情况作了综合点评。
带队老师说时政,人文素养是关键
小记有幸采访到了上海商业会计学校的带队老师之一——胡瑞平老师。在谈及今年的时政大赛与往年的差异时,胡老师表示今年大赛取消了以往的视频题,题目难度更加有层次,贴近生活。胡老师表示他们团队在训练中面临的最大的困难就是时间问题。平时,老师及学生们都是利用课余时间辅导的,所以时间上非常紧张。所幸,同学们都很配合,硬生生挤出时间来认真复习、记诵。不过,德育教学部一直十分重视日常课堂5分钟时政学习的普及,每学期还安排半年时政内容学习后的考核测评。
谈及老师眼中的时政大赛时,胡老师表示人文素养是中职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人们常说家事国事天下事,只知道读书而两耳不闻窗外事,就将面临跟不上这个多元化的社会的快速进程的问题。时政学习既是政治学科的课程内容,也是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时政学习不仅可以开阔学生视野、锻炼学生综合应用学科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让学生们立足潮头、登高望远,树立理想抱负。时政大赛是一项创新时事教育的品牌活动。
时政大赛不枯燥,社会热点是真爱
赛后,不少观众对于参赛选手精彩的论述表示看不过瘾,来自上海信息技术学校的同学表示今年是第一次经由学校组织来观摩时政大赛,对于台上同学的精彩表现感觉十分震撼,将来有机会也想要参与比赛,与其他学校的同学们切磋“武艺”,在台上较量一番。
经小记现场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在平时生活中对时政热点都不怎么关注,只有极少一部分同学乐于了解。也有来自上海市现代职业学校的同学说,自己原以为时政是一件特别枯燥无聊的事情,但看了比赛后,觉着这样的比赛很不错,既能锻炼选手们的能力,也能让同学们在短短几个小时内了解到近期的实事热点,例如经济的宏观、微观,国际形势发展,社会新闻热点以及军事方面的新闻等。原来时政大赛如此有趣,台上同学的激烈角逐让台下的同学也不禁燃起了想要了解更多时事热点的愿望。
比赛活动的生命力在于有趣的同时,又能引起同学们的思考,那么问题来了,今天你看新闻了吗?
职业教育重技能,立德树人重精神
上海市教委职教处处长劳晓芸在对于大赛的综合点评中,提到了“工匠精神”。当这个世界上有了第一个直立行走人,这个世界上就有了第一双灵活的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突飞猛进,职业教育也愈来愈映入社会的眼帘。经济求精的“工匠精神”体现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中职校园一方面需要不断培厚“文化底蕴”,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强化“一技之长”,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古有木工祖师鲁班凭工匠精神创造了举世闻名的奇迹;今有“火药微雕”徐立平和“蛟龙两丝”顾秋亮,以大国工匠之魄力助中华民族未来发展蒸腾直上。深厚文化底蕴与精湛一技之长是成为大国工匠的两个基本条件,也是同学们将来个人发展的重要保证。
“技能高低看星光,人文素养话时政”。时政大赛,不仅仅是一个活动形式,更是一种精神的传递。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时政大赛将引导更多的学生关注国际国内新形势和人民群众新需求,拓宽国际视野,培育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成为新时代中具有“工匠精神”的职业人。
【撰稿上海市“星光之约”记者团上海商业会计学校江宇航(生)/ 石一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