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味“会计前世”、感悟“会计今生”、展望“会计来世”

16级会计中本贯通班参加“上图讲座”有感

发布时间:2016-10-11 发布者:行政办公室

  十月七日八点半,国庆假期的最后一天,同学们穿着校服,早早的来到位于淮海中路1555号的上海图书馆,班主任林樑带领着我们前往三楼多功能厅听讲座。此次的讲座主题是“会计的前世今生”,而为我们讲解的则是我校的王莉萍老师。王老师系上海财经大学会计专业管理学硕士,高级讲师、会计师、国际礼仪指导师,上海市财政局财务会计管理专家,上海教育评估院质量评估专家,上海市会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导师,上海市职业教育名师基地重点培养名师……

  王老师通过三个小小的问题“会计是什么”、“为什么会有会计”、“会计如何发展”引出这次讲座的主题:会计的前世今生。王老师把这次讲的内容分成了三个模块:古代会计,近代会计、现在会计。

  圈里人戏说“数豆子”是会计从业人员的代名词,意味着会计是与数字打交道的职业。在原始社会,聪明的祖先就想出很多计量的方法:实物记事,绘画记事,结绳记事,刻契记事。通过这些方法能够清楚地记录今天打了多少猎物,或消耗掉多少,即会计所指的“本期增加”和“本期减少”。令我们吃惊的是,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也曾做过记账相关工作,他将“诚信”传给后人,他的弟子为此提出:“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的确,无论是古人的话,还是习主席提出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都体现了诚信的重要性。我们作为学生,更要诚信做人,这是一种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王老师的讲座从豆子到算珠,从计算机到云计算,从单式记账到复式记账,从薄记到了会计……其中,有三位会计先驱必须铭记:谢霖先生,把西方会计引入中国,年轻时是一位大帅哥呢;徐永祚先生,改良了中式薄记;“立信”鼻祖潘序伦先生“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世,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成”则鼓励一批批会计从业人员奋发向上。

  ACCA、CPA、CMA……虽然有些专业名词不是很懂,但我们仍努力消化着。很巧,与王老师同乘电梯时,王老师笑着说需要理论与实践一起,并且同学们现在不懂这些专业名词,只要慢慢学习就可以理解这次讲座了。我想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成为出色的会计。清河学子们,不忘初心,勇敢向前吧!未来属于你!

【撰稿 0571601班 班委】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