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学校党委召开2016年度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

发布时间:2016-12-16 发布者:行政办公室

丙申岁晚,清荷校园里飘来阵阵墨香。为进一步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成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围绕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我校全体教育工作者的理论研讨水平。12月13日下午一时,2016年度思政研讨会在中华堂4楼小礼堂召开,党委书记乔蔓菁、校长陈文珊、副校长陈强、纪委书记冯梅及全体中层干部、全体党员、教师和论文作者出席大会。会议由纪委书记冯梅主持。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研讨工作,本次思研会通过各党支部的组织动员,征集38篇思政论文、2篇调研课题报告。大家思考商会校党建工作的学习体会,后示范建设期的转型时期教学管理新思维;思考校园文化建设、科研发展思路、网络时代信息各方建设和中高职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思考和谐的师生关系、洋溢着生命温暖的课堂、专业建设、节约型校园建设,以及学生德育工作的各类问题。学校教工还把眼光射向国际,在中西比较中研讨招生问题;在日常运行机制方面研讨学业水平考试,微时代中的中职班级管理工作,如何做好一名合格教师陪伴学生共同成长等。

经评选,基础教学党支部和财会信息教学党支部获得优秀组织奖;党办、

工会的《青年教师职业发展思想动态分析与对策思考》和学生科的《中职校随迁子女成长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获得优秀课题奖;宗玉琴老师的《从作业布置与评价探讨提高中职德育课程实效性》荣获论文一等奖;杨海慧老师的《从中职学生公约谈起》、方开娟老师的《基于交互白板技术的中职语文互动课堂研究》和夏莹老师的《浅谈微时代中的中职班级管理工作》分获二等奖;徐灵均老师的《基于交互白板技术的中职语文互动课堂研究》、周慧菁老师的《“LEAP English”绽放在清荷园》、王玮老师的《传承珠算文化  打造“会”乐之旅》、吴小毛老师的《班级文化建设刍议》和乔志云老师的《浅谈构建节约型和谐校园》分获三等奖。

陈强副校长宣读了获奖名单,学校领导分别为获奖支部、部门及个人颁奖。方开娟、夏莹、王玮、乔志云四位教师作为代表和与会人员作了思政论文及个人观点分享。纪委书记冯梅表示,几位教师代表的发言精彩纷呈,接地气,有实效,在结合学校实际工作的同时,充分融入了思想政治工作建设的内涵主旨。学校的发展与每一位教职员工息息相关,教职员工个人的成长与学校的发展也是不可分离的。

会上,党委书记乔蔓菁、校长陈文珊分别作了发言、谈了感想。乔书记表示,12月7日和8日,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这对于我们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我们一是要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将貌似高冷的思政工作与温热的具体工作和活动项目相结合,今年的思研会论文很接地气,很“化”,将思政工作找到一个切入点和载体,将其软化、暖化、细化。二是要与时俱进,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式,和学校发展的大方针来做思考和谋划,希望大家能够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和发展目标前瞻性思考,形成工作思路和工作目标,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思想保障和情感动力;三是要根据社会发展的总态势和特点而变化我们思政工作的理念、思维、手段。要求我们思政工作者要提高信息化素养和人文素养。因事而化达成工作效果,因时而进达成保障之果,因势而异达成情感之果,这也是我们“十三五“的工作目标和方向。

陈文珊校长表示,首次作为商会校思研会的评委,在评审的过程中,欣喜的看到,青年教师正成为本次思政论文参与的主力军。从文章的内容、形式、议题来看,青年教师思想新潮,尤其关注信息化环境下对教育的影响,因此,本次思政论文涌现出一批紧接地气的文章,在“互联网+”现时代的背景下,学校后示范建设时期,我们的青年教职工能主动思索时代变革为教育带来的新挑战、新机遇,当属难能可贵。陈校长回顾了自己曾作为一名普通的中职校教师代表在上海市中职德育工作会上的发言,她说道:中职生有“三困”——贫困、品困、学困,所以如何做好中职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每个中职教师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今年全国职业教育推进会在福建召开,在审阅了大家的文章后,在聆听了教师代表的发言后,发现我们的主题与此次大会的主题不谋而合,我们也进一步认识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更加认清了我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如何把思政工作的成果转化为今后本职岗位的出发点,进一步明确了今后工作目标和努力方向。

最后,陈校长向全校教师发出了一个特别的“邀请”,我们可以先定一个“小目标”,即在今后的思政工作中、在今后的学校各类工作中,每个人都能有自己的“代表作”,从而彰显出学校教职工的风采与水平,聚沙成塔,铸就商会校的“代表作”,把商会校建成全国知名,上海一流的,精致化的商科学校。

【撰稿 党办 胡宾】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