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指导一线历史教师按照新课改方向,落实国家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推进课堂教学方法创新,2023年10月12日下午,上海中职历史教学指导委员会深入我校开展调研。参会人员有历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学校领导、教学部负责人以及相关历史教师等。
会议总共分为七项议程。第一项议程为我校杨菁副校长致欢迎词,杨校长对到会的教指委委员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并主动提出愿意提供任何和教研学习相关的场地设备支持。紧接着在第二项议程中,我校历史学科带头人胡瑞平老师对我校历史课程开设、师资队伍等情况进行了整体介绍。
第三和第四项议程均为我校两位专职历史教师的说课和片段展示。其中黄芳芳老师分享的是中国历史第16课《探索国家出路与挽救民族危亡的努力》,黄老师以一表贯穿全课,采取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在完成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基础史实表格后,引导学生分析三个历史事件的意义。并进行了戊戌变法这一子目的教学展示。黄老师充满激情的教学特点不仅让参会老师们眼前一亮,并且还活跃了会议室的气氛。李雯鑫老师分享的则是中国历史第19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李老师以“青年”一词贯穿全课,采取情境教学法,不仅落实了基础史实的学习,也落实了青年兴则国兴的家国情怀。之后李老师根据她的教学重点即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进行了教学展示,正确分析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革命面貌焕然一新的原因。
根据两位老师的说课和教学设计,在第五项议程中,专家们均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首先肯定了两位年轻教师重构教材的勇气和创新,但同时也针对性地指出了用词准确,课文重难点的分析,板书书写以及作业布置规范等一系列问题。最后,教师教育学院、历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主任委员郝宇曦老师做了总结。郝老师先对两位老师进行了教学设计意图的提问,其次指出教学目标的书写应以学生为主体的细节问题,并一起探讨了三维目标和五大核心素养的区别,最后再次强调了教案书写的规范性,讲述了教案每一个模块设计的意图。
通过此次调研,教指委了解了我校的历史师资力量,历史新教材的使用反馈以及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疑问,并指出了两位老师教学设计中的问题和不足,有助于老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改进,他们宝贵的教学经验也为两位老师提供了借鉴和学习的机会。对于两位老师而言,这是一个反思和改进的平台,历史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辨能力和家国情怀的熏陶,这就需要老师创设一些针对性的练习,要创设互动课堂,要学生在快乐的课堂气氛中主动学习。
【撰稿: 德育教学部 李雯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