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3月20日周二下午,我校财会教学部606室在会计专业工作室主持人张红军带领下开启新学期的工作会议。本次会议围绕工作室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工作室成员的培养等多方面展开,工作室全体成员积极配合张老师开始一场群策群力的大讨论。
扬帆远航,缪力同心
会计专业工作室在教学部主任王莉萍、王玮二位老师的引领与指导下成立至今已有半年,主持人张红军老师带领多位工作室成员利用寒假在家加班,目前已完成《企业纳税实务》、《管理会计基础》、《Analyze Financial Activities》等多本校本教材的撰写工作。主持人张红军老师首先要求工作室成员梳理目前还未结项的科研项目、针对新课题开始讨论。刘舒叶就其信息化教学课题展开,她目前需要针对一年来所做的教科研工作进行汇总与撰写结项报告。对于结项报告的撰写需要大家的集思广益。主持人张老师、与会教师一起给她出谋划策。同时,主持人张老师提出针对目前开发的校本教材已经融入新行业、新业态的变化,但是还是有许多提升的空间,需要我们老师“走出去”,向优秀学校借鉴与学习、向标杆企业收集与汇总资源。回顾昨天,总结经验我们收获了一笔“财富”,把握今天,就等于珍惜了每一个发展机遇,谋划明天就等于展望未来,运筹帷幄。会计专业工作室树立远大目标,脚踏实地开始扬帆远航,缪力同心落实目标。
业精于勤,潜心育人
教师离不开教学,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精心备课是上好每堂课的前提。会计专业工作室中大部分年轻教师从教经验尚浅,需要不断打磨,无疑撰写一份严谨且有实效的教案是提升教学能力的途径之一。会计教学部主任王莉萍多次在教学部群里发布我校的教案模板,并指出在学校教案模板的基础上可以“增量”,形成自身独特的教学风格。此次会计专业工作室全体成员就教案模板中涉及的三维教学目标的规范书写,如行为动词的使用,参考依据等开始了激烈的讨论,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的书写及如何区别,教学环境的设计,教学过程的设计以及教学后记的撰写等方面开始了头脑风暴,在学校模板的基础上构思新“创意”,旨在落实教学常规,精心准备一堂学生喜欢的会计课。与会教师认为唯有业精于勤才能提升教学质量,打造高效的会计课堂,潜心育人方能收获职业幸福感。
铸造匠心,奋发有为
作为一名优秀的职业教师应铸造匠心,不断学习、奋发有为,旨在提升专业知识、提高教学能力。现阶段的会计教学离不开学习会计的新理论、新知识,改变观念。她提出各位成员应在专业职业资格、专业职称上有所提升,在我校的“大平台”上努力学习,争取获得多项职业资格证书,为教学内容、课堂讲授上注入“新血液”。教师应具有“学而不厌,悔人不倦”来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的成长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与会教师也感悟出一句话,思想在我们的头脑中,工作在我们的手中,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精益求精,躬身践行
最后,主持人张红军老师总结本学期工作计划。首先,作为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做到终身学习。张老师根据工作室每位成员本学期上的课程和自身要求进行师资培训,帮助成员订阅书籍、网课等,为成员提供最优的学习条件和环境。同时,她还提到不仅要做到“请进来”,还要“走出去”,请上海市专家来给成员们做讲座、解惑、指导;走去上海或其他省市学校听课、企业参观、学习等,把我们的成果进行交流也借鉴别人做得好的地方。二周一次工作室会议,每位成员进行交流讨论,不断提升专业素养。
作为工作室新人,在这么一个优秀、强大的团队里,让我倍感压力,但同时我也很庆幸成为其中一员,相信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会跟上大家的脚步。
【撰稿财会教学部 顾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