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5日上午,我校23级中本贯通会计学专业0572301班在班主任冯妍、思政教师王玉珍、俞莉及历史教师李雯鑫的带领下,共同走进了“海上科学城”——远望一号测量船,伴随着悠扬的船钟声,探秘国之重器,感悟国防力量。
远望一号测量船是我国第一代综合性航天远洋测控船,主要担负卫星、飞船和火箭飞行器全程飞行试验测量和控制任务。它于1977年8月31日在江南造船厂建成下水,在役30多年期间,曾44次远征大洋,执行57次国家级重大科研任务,2010年10月22日这艘功勋船圆满退役,返回其诞生地——江南造船厂旧址。
登上船舱甲板,引入眼帘的是叶剑英所创、毛泽东手书的诗作《七律·远望》,我国远望号船队正是得名于此。清荷师生们仔细聆听讲解,了解“远望”船队的历史渊源,参观船舱里一间间小而整洁的船员休息室,见识到核心驾驶室里的各种导航设备,感受到了海上生活的不易,也更感悟到“胸怀祖国,献身军工;崇尚科学,追求卓越;不畏艰难,敢于拼搏;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的“远望精神”。
“远望”之旅,让大家深深地感受到了祖国在航天航海科技领域的强大实力,激发了我们青年一代为伟大祖国更加繁荣昌盛而勤奋学习、敢于拼搏的责任与使命。
节选部分学生感悟:
郑籽涵:登上船只后看到的景象让我深感震撼。这艘船是我国第一代综合性航天远洋测量船,彰显了我国在航海领域的先进技术。它圆满完成了多次国家级重大科研试验任务,为我国的航海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参观过程中,我被船上的精密仪器和先进设备所吸引。这些设备肩负着对在海上航行、测量和控制任务,充分体现了我国在此领域的实力。通过这次参观,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科技的重要性,以及我国在此事业上的巨大成就。这让我倍感自豪,也激励我要更加努力学习,为我国的科技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王皓民:我们参观了里面的船舱,驾驶室,甲板等等。其中甲板和驾驶室对我的印象最深。甲板上有许多胶囊状的救生船,别看这些胶囊小小的看似不堪重任,实际上船上的救生舱加起来可以够400多人使用。真是物不可相貌。驾驶舱也让我们大开眼界,里面有各种高级的设备如雷达,控制器,警报器等等,让人目不暇接。本次参观,让我深深感慨国家在科技领域的实力不断增强。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也要加强实践,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更好地完善自我,未来,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我也要贡献自己的力量。
杨简豪:参观黄浦滨江的远望一号,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我国航天事业的辉煌历程和科技创新的力量。远望一号是我国第一艘航天测量船,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船上,我看到了各种航天测量设备,了解了船员们的工作内容和艰辛,深深地感受到了他们为航天事业默默奉献的精神。远望一号退役后,被改造成了爱国主义和科普教育场所,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航天知识,激发我们对科技创新的热情和兴趣。在船上,我还看到了一些展板和实物,展示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科技成果,让我为我国的科技实力感到自豪。此次参观让我受益匪浅,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科技创新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不断追求科技创新,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张子雯:在远望一号上,我们参观了甲板、驾驶室、船长室、政委室和首长室等,在参观的同时,在讲解员生动的解说下,我也了解到了远望一号的历史和发展。首先,它诞生于江南造船厂,是第一代综合性远洋航天测量船,并且在服役期间多次完成重大科研任务,最终在2010年才正式退役成为了现在我们参观的场所。除了它的“生平”,我还了解到了它“远望”这一名字的由来。它得名于叶剑英所创,毛主席手书的《七律·远望》,寓意站得高看得远。最后,在这次的参观中,我不仅见识到了我国船舶的历史,拓宽了眼界,而且认识了发展的重要,并且启示自己要创新发展,在将来为祖国发展出自己的一份力。
闻凯:黄浦江滨的远望一号参观实践活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次活动让我对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远望一号作为我国先进的航天测量船,给我展示了在上个世纪我国强大的测控系统和高科技设备。在参观过程中,我看到了航天测量工作的复杂和精密。此外,这次活动还让我感受到了当时船员的生活条件很困苦。一进入船员休息室,映入眼帘的就是简陋的生活设施。在海上航行过程中,船员们的饮食也比较单一。执行任务过程中,船员们既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去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突发状况,又要耐得住在海上一住就是几个月的寂寞。即使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他们还是圆满地完成了一次次的任务。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让我为之自豪,也激励着我要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次活动让我有机会亲身体验到远望一号的内部参观。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国的航天事业将会更繁荣。
【撰稿:德育教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