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届上海教育博览会在4月26日至28日如期火热进行。活动由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委协作指导,上海教育报刊总社主办,向广大师生家长展示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新风貌。市各职业院校火力全开,力求展示各校的内涵与特色。

我校今年的展位翻出新花样,在沪商文化的传承元素之外,加入科创新元素,“传”与“创”双主题,传达商会校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信息化、国际化的发展型、技术型人才的育人目标。
此外,本届教博会现场中,由我校侯丹老师主讲的《中国珠算非遗文化漫谈》与上海市新技能培训项目网络试听基地签约仪式也吸引了不少师生与媒体的热情参与和关注。
专业集群渗透,拥抱信息时代
拿起平板电脑,打开app,把摄像头对准产品图纸,再按下拍摄键,就可以在屏幕上看见立体的产品画面,三维模型、内部构造等信息一览无遗——这就是本次主打的“AR技术体验项目”。这新颖的技术深受追捧,尤其是吸引了一波又一波学生观众争先体验。

我校已多次参与教博会活动,不同于往年 “荷叶碧绿,荷花映红”的传统展台风格,今年展台的以蓝白色简约科技风,展示着本次的科技主题,也凸显了我校本次参展的传创新项目。
点钞体验
展位正中央,清荷学子准备了彩色的“纸币”,一对一向到来的中、小学生教授点钞技巧。单指单张点钞法、单指多张点钞法、多指多张点钞法、扇面式点钞法等在我校同学手里翻飞,看得学生、家长、老师都撸起袖子跃跃欲试。


3D鼠标操作体验
展位左侧,智能教学工作站展示的是专门用于制作3D动画、游戏的3D鼠标。小同学可以通过体验3D鼠标,了解3D画面的构造。

AR(增强现实技术)体验
智能教学工作站旁,几台Ipad里设有专门的AR技术体验。只需要打开软件,使用摄像头对准产品图纸,就可以在屏幕上看见立体的产品画面。小同学可以通过该项目了解什么是AR,以及目前AR技术可以应用的场景。


无人机飞行模拟体验
展位深处准备了无人飞行机模拟体验,通过操作手柄在电脑上进行无人机飞行模拟。不同于一般的电脑游戏,无人机飞行模拟的手柄与真实无人机手柄具备同样的推力。小同学可以通过模拟飞行真实感受到操作飞行无人机的效果。


网络主播体验
学校还为大家准备了主播舞台,手把手教参观的小同学们成为“网红主播”,体验一把当“明星”的感觉。

机器人悠悠互动
展台前,学校的科技形象大使、招生代言人——机器人悠悠,正在载歌载舞地与小同学互动。


创新基于守正,传统文化传承
开幕式当天,作为财会特色课程和学校文化品牌的珠算,也亮相教博会现场。由我校老师侯丹主讲的《小小算盘蕴智慧,悠悠国粹放异彩——中国珠算非遗文化漫谈》吸引了教博会不少师生家长驻足聆听
学校建有市级珠算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基地,在珠算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中不遗余力。侯丹老师更作为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珠算项目传承人(全市仅仅3人)致力于传播珠算文化、教授珠算技巧、培养珠算教师。

讲座从珠算的内涵、历史、积淀文化、现状与传承、珠心算、广泛应用、实践学习等角度,生动有趣地让在场不同年龄段的听众了解,并对珠算文化产生兴趣。
“我们讲创新是有一个基点的,那就是要守好财经特色主阵地,持续提升财会金融类课程的核心竞争力。信息类新专业、新课程的产生,不是取代,而是双赢乃至多赢。” 上海商业会计学校校长陈文珊在接受现场访谈时说道。
“因而,尽管在计算技术已经十分发达的今天,学校依然选择坚守珠算——我国财会发展的重要源头,并且通过丰富数字资源、真诚服务社会,不断提升课程品质,扩大珠算文化渗透面,担负起作为珠算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基地的重要使命。”
内外协同育人,校企合作升级
开幕当天,上海商业会计学校还在展会主展台举行了一场签约仪式,校长陈文珊与上海证大喜马拉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九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优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签订合作协议,携手成立上海市新技能培训项目网络试听基地。

“根据合作协议,下一步,学校将与这3家国内新媒体应用技术领域中的顶尖的企业,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原则,把行业和企业最新的技术要求开发成规范的、科学的课程体系,以‘培训包’的方式为学生、老师和全体学员提供最专业、最有效的新媒体应用技能培训,来充实校内的专业缺口,而最终的培训成效如何,还要由行业来进行考核和鉴定。”
陈校长表示,除了校企之间的强强联手,政府部门的顶层设计更是至关重要。作为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的直属中职校,上海商业会计学校联合上海市数字内容产业促进中心,成为了第一批6家新技能培训试点单位之一,并获批了《音频IP(知识产权)产品制作》《AR交互应用操作》《电子竞技设备安装及维护》3个新技能培训项目。“这次与3家企业的合作,正是我们在推进新技能培训试点工作上出的‘实招’,成为了我校落实产教融合战略的一大亮点。”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邀请学生一起参与开发信息类新课程。在陈校长看来,学生对自己要学习的课程拥有话语权,会增加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感和获得感,也能让学生的需要和企业的需要完美地融合到新开发的课程当中,让学生学到了真正想学的内容,“这正是职业人才培养中,尊重学生话语权所释放出的巨大红利。”
在“产教融合”背景下,上海商业会计学通过在“传”与“创”上做文章,尤其注重在“创”上下功夫,在专业布局、人才培养、课程建设、持续实践、国际化特色等方方面面,努力实现“守正”与“创新”的螺旋上升。如何培养复合型新技能人才,满足人才成长新需求,进而为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服务,正是商会校人致力回答好的时*卷。
上海商业会计学校,在“职业成才,匠心筑梦”的征程上愈发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