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用友冠名班 23 年级 1 班的财务管理课堂上,李宇超老师以 “内插法计算利率” 为主题,呈现了一堂兼具知识性与实操性的精彩示范课。王莉萍老师带领工作室成员吴依伦老师和李亮子老师一同观摩。课程结束后,所有老师再次重温了课程精彩片段,并进行了一场热烈而深入的评课交流活动。
创新教学:多维度跨学科突破抽象概念
王莉萍老师总结李宇超老师的“财务管理——内插法计算利率”这堂课以“学科素养与职业场景同频共振”的教学理念为引领,以“利率差之比=系数差之比”口诀一线串珠,案例1抽丝剥茧,斜率、相似三角形双模验证,数形结合启悟思维;系数表、矩阵图、生活化案例2、3梯度递进,直至学生独立演算,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在充分肯定亮点的同时,王莉萍老师也提出了中肯的优化建议:放慢节奏,留1分钟“错例会诊”,让临界生发声;教案设计嵌入Excel财务函数即时验算,希望在今后课堂教学充分体现;学科素养与数字工具、职业场景三频共振,可再擢升课堂高度。
闭环设计:构建“教、学、做”一体化课堂
评课环节,吴依伦老师用“三个力”总结课堂亮点:一是“亲和力”,李老师通过生活化案例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二是“逻辑力”,教学流程环环相扣,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三是“创新力”,跨学科融合与可视化工具运用独具匠心。
李亮子老师认为李老师的课堂教学亮点突出:首先,老师表达清晰,且极富条理,善于将抽象的会计计算与生动的生活案例巧妙结合,深入浅出,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兴趣。其次,教学设计充分契合学情,逻辑严密。课堂遵循“案例引入-原理演示-学生实践”的递进式流程,从创设情境到教师示范,再到放手让学生动手计算,环节紧凑,形成了“教、学、做”一体化的完美闭环,有效地将知识传授转化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整堂课下来,学生参与度高,教学目标达成度好,充分体现了老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是一堂高效而精彩的专业课。
反思精进:精准把控教学节奏
在课后反思中,李宇超老师坦诚剖析了课堂的设计的优缺点:从优点来看,教学案例设计较贴合知识应用场景,通过案例1的层层深入,结合直线斜率、相似三角形、内插法等多种解法,能多角度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多样,案例分析、图表运用、归纳口诀等形式,有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利率求解逻辑,像利率系数矩阵图的绘制,直观呈现了数据关系。
不足之处在于案例1的多种解法讲解耗时较长,导致案例2、3的实操时间压缩;案例3仅预留3分钟独立练习,部分学生未能充分消化吸收。针对这些问题,他提出三项改进措施:一是优化时间分配,将案例1的讲解时长压缩10%,为后续实践环节腾出空间;二是增加分层练习设计,针对不同学情设置基础题与拓展题;三是引入房贷利率调整、投资收益测算等生活化案例,强化知识的场景应用。
此次教研活动作为名师工作室“深耕课堂·精准教研”系列活动的重要一环,不仅为青年教师提供了示范引领的实践样本,更通过“反思—评议—改进”的闭环机制,搭建起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未来工作室将持续开展此类研讨活动,以“一课一研”模式推动课堂教学质量持续提升,为培养复合型人才夯实基础。
【撰稿:吴依伦 供稿:科研督导中心(教师发展中心)】